第62章 出道20周年-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们不需要问哪里买票,混在这个圈子里,如果连张门票都拿不到,那也太失败了。

    没有增票,再不济也能花钱买票。

    谁缺那点钱啊,他们缺的是钱吗?

    缺的是现场收看演唱会的机会!

    现在机会来了,必须要去,圆一次梦!

    圈内的人都知道了,圈外的人没过多久也知道了,媒体提前把风声放了出去。

    消息一出,豆瓣周利军讨论组的活跃人数顿时激增。

    很多不活跃的远古账号都冒了出来。

    还有贴吧、天涯等等中文社区,凡是有歌迷聚集的地方都在讨论周利军的演唱会。

    太稀罕了。

    国内歌迷欢欣鼓舞,国外歌迷也在致电询问。

    都很饥渴。

    两个月后,当巡演的大体流程放出时,歌迷们又沸腾了。

    150场!

    整整一百五十场!

    120站,150场,这是最终修订后的结果,时间也从两年半拉长到了三年。

    这次巡演取名为‘时代’。

    巡演结束之时正好是李杰出道二十周年,虽然他的作品不多,但每首歌都能打。

    歌迷横跨60-70-80-90四个年龄段。

    他个人已经划成一枚时代的印记,铭刻在很多人的心中,因此,取名为时代。

    完全没问题。

    合情合理!

    这就是一个属于他的时代。

    也是属于所有歌迷的时代。

    更是华语摇滚乐发展的黄金时代,华语乐坛在凋零,却没有影响摇滚乐的繁盛。

    迷笛音乐学校的分校,一扩再扩。

    很多听摇滚乐的新生代家长们对于这种音乐类型也没那么排斥,他们对于摇滚乐的印象也不再是刻板的长头发、皮裤。

    谁说只有长发+皮裤才叫摇滚?

    摇滚乐的种类多着呢,不过,那些视觉系摇滚、哥特摇滚,实在是不符合国人的审美。

    大多数人都欣赏不来。

    很多人都把这类音乐形式当成是行为艺术,其实,这么理解也不能算完全错误。

    它们的确带着点行为艺术的味道。

    莫说一些外行人,一些业内人士也不一定能接受那些。

    李杰其实也不太能接受,虽然他理解每个人的品味都不一样,但他也有不喜欢的权力。

    就像他的歌,也不是人人都喜欢。

    不论喜欢与否,巡演该来的,还是来了。

    2010年12月31号。

    燕京。

    鸟巢。

    时代全球巡回演唱会首场在燕京节目,这一夜,李杰与现场的七万多名歌迷一起跨年,一起倒数。

    一起高唱。

    一起罚款,当然,罚款是李杰一个人教的,谁让他返场了,还返了好几次。

    隔天。

    李杰再度在鸟巢开唱,这次巡演,鸟巢一共有五站。

    连开五场!

    动员三十多万人,这么多的票,依旧是供不应求,出道近20年,他积累了太多的歌迷,那些老点的歌迷,一个个都走上了支柱岗位。

    收入、社会地位都在提升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他们不是特别缺钱。

    五场鸟巢演唱会,不仅引爆燕京的冬日,也在互联网掀起一阵狂风巨浪。

    这股狂浪一路从燕京席卷京津冀,东三省。

    跟上次不一样,李杰这次把东三省纳入了巡演范围,主要时机成熟了,也该办一办。

    紧接着。

    时代巡演的风又从北方吹到了西北,长安站连开七场,场场爆火,轰动长安城。

    西北风吹完,又吹到西南,再到华南、华东。

    整整一年时间,这场巡演引爆了演出市场,几乎天天都有相关的报道,连带着,很多城市也认识到了营业性演出对地方的拉动。

    虽然GDP不如卖地来的快,但多搞些演唱会影响卖地吗?

    不影响。

    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。

    2011年12月31号。

    这阵风又跨过海峡,强袭日本,连韩国也享受到了时代的风,李杰这次没忘记小西八。

    起于北方的风,慢慢吹遍全亚洲。

    继而。

    席卷全球。

    直到最后一场,这一天恰好是李杰出道20周年的日子,很多国内的歌迷都闻讯而来,十万人的温布利大球场,有三分之一被国内的歌迷占领了。

    三万多人远渡重洋来到现场,不为别的,只为这个特别的日子。

    他们要见证时代!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